宝钢股份规划2027年达到1亿吨,邹继新:很多同行提出加入宝武
发布时间:2022-05-06 09:05:08来源:乾润钢球
4月29日,宝钢股份发布了2021年度暨2022年一季度业绩,并在当日召开了中英双语业绩说明会。董事长邹继新,董事、总经理盛更红,独立董事陆雄文,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王娟、宝钢股份首席研究员王利出席会议。
邹继新围绕着公司新一轮战略规划(2022~2027),展开深入剖析,规划期内,公司将围绕“规模+能力”双轮驱动战略,通过“提升竞争规模、深耕产品经营、实现技术引领、推进绿色低碳、升级智慧制造、全面提升效率”等战略举措,做钢铁业高质量发展的示范者,做未来钢铁的引领者,为中国钢铁行业做大做优做强作出应有的贡献。公司致力于成为碳钢板材领域的行业领导者,新一轮规划期内计划于2024年达到8000万吨,2027年达到1亿吨。
会后,与会嘉宾继续与投资者在路演平台进行文字互动。邹继新在回答一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通过政策的引导、市场的调节,实现联合重组,比如宝武、鞍钢,包括河南安阳钢铁联合重组的案例出现以后,行业对这种联合重组的趋势高度认同,也有很多的同行提出来加入宝武、加入宝钢,这是一个趋势。
非常感谢今天宝钢的各位领导,我这边有一个问题请教一下邹董事长。今年2月,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将钢铁行业碳达峰时间从2025年推迟到2030年,但是最近发改委、工信部又宣布2022年继续推进钢铁产量压降,公司怎么看待这两次政策所释放的信号?短期如何展望今年湛江3号高炉投产,宝钢全年产量及盈利的影响?中长期如何看待产能产量双控下钢铁行业的变化?
关于这两个政策,确实是近期钢铁行业比较关注的事情,有些人可能认为有一些矛盾,但其实这里面有一个认识的误区:那就是把钢铁行业的碳排放等同于粗钢产量,按照这个逻辑,把碳达峰推迟到2030年就意味着增产,其实这里忽略了钢材品种差异对吨钢碳排放的影响。比如同样一吨螺纹钢和一吨取向硅钢,后者的加工流程要复杂得多,所以碳排放更高,但其在使用阶段带来的绿色减排效果远高于其自身生产时的碳排放。
《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将钢铁行业碳达峰时间从原意见征询稿中的2025年推迟到了2030年,这是一项符合中国经济实际发展阶段的重要决策,背后隐含了两层意思:
一是中国仍处在工业化进程中,2030年前国内钢铁需求量仍将保持较高规模,大概率处于需求平台期。在国内钢铁需求不减的情景判断下,因受限于国内废钢资源量的不足以及氢能冶金等低碳革新技术的成熟还有待时日,中国钢铁行业短期内很难出现碳排放大幅下降的情况。
二是钢铁下游产业升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更多、更高端的钢材深加工产品供应市场,这将会增加一定的碳排放量。基于这些方面的认识,2030年前钢铁行业可能还会存在一定量的碳排放增长量,国家将钢铁行业的碳达峰时间从2025年推迟到2030年前,我们判断主要是为钢铁行业提升高端产品供给能力保留发展空间,并不代表国家在钢铁行业产能产量规模控制上会松动。
近期发改委、工信部宣布2022年继续推进钢铁产量压降,体现了政策的延续性,即在控制总量的同时,推进中国钢铁行业向高端、绿色制造转型,而我们新一期的战略规划中,产品经营部分,正是契合了这一发展趋势而作出的。
湛江基地3号高炉建设过程当中,严格执行国家产能置换的政策,包括能评、环评的政策,所以产量置换是经过了公示,是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而且湛江基地是最先进的、效率最高的钢铁基地,湛江基地3号高炉的投产,它不会影响到宝钢股份存量产量的部分。
关于钢铁产量产能双控政策下行业的走势,这是我们国家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首先是通过政策的引导、市场的调节,实现联合重组,比如宝武、鞍钢,包括河南安阳钢铁联合重组的案例出现以后,行业对这种联合重组的趋势高度认同,也有很多的同行提出来加入宝武、加入宝钢,这是一个趋势。另外通过一些节能环保安全措施,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数字化转型、资源集约化管理,消灭之前粗放式发展模式。所以我认为联合重组、绿色低碳、数字化转型,是后续钢铁行业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