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看中钢疯狂扩张
发布时间:2022-03-16 16:26:37来源:乾润钢球
上周末,国资委有关司局官员宣布了中钢集团总裁黄天文免职的决定。
关于黄天文去职原因、下一步去向,以及国资委对他在中钢集团期间工作的评价,目前尚不清楚。
但过去五年来,中钢急剧向资源领域和实业扩张,意欲从一家贸易公司转型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2003年12月,黄天文出任中国钢铁工贸集团公司后改名为中钢集团总经理兼党委书记时,这还只是一家以铁矿石进出口、钢铁及相关的设备贸易为主公司。在任职中钢之前,黄天文长期在中国五矿工作,后者也是一家钢铁、矿业领域的贸易企业。
中钢与五矿,两家央企虽然业务不尽一致,但是业内关于两家公司可能合并的说法一直不断。原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要求央企要做大做强,要把160多家央企重组为80-100家,行业前三名以外的都有可能被重组。中钢并非如身处垄断行业的中石油之类,企业领导人面临的压力、做大做强之心迫切,可以想像。
在这一大背景下,从2005年开始,中钢进行了一系列并购重组,逐步构建起了“矿业、炭素、耐火、铁合金、装备制造”五大产业运作格局。
受益于同期中国钢铁产业的整体繁荣,中钢销售收入也从2004年的201亿元人民币,膨胀至2008年的超过1600亿元。2010年,中钢集团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60亿元,位列美国《财富》杂志发布的2010年全球500强排行榜第352位。
“中钢模式”由此一度受到国资委认可,被立为先进典型央企。
但是,在这个急剧扩张的过程中,中钢逐渐暴露出令外人担忧的风险失控问题。早在2007年,中钢与山西民企山西中宇钢铁有限公司(下称山西中宇)之间开始巨额的资金往来,结果至2008年开始形成财务黑洞,当时欠款达20多亿元;后来至2010年下半年,山西中宇对中钢欠款已高达近40亿元。
顺应中国资源供应吃紧形势,中钢在海外开展资源项目收购;但是由于缺乏经验,中钢采取了激进的作法。2008年,中钢出资14亿美元敌意收购澳大利亚中西部矿业公司100%股权,原计划铁矿石年产量3000万吨以上;不过,2009年这一项目还处于前期勘探阶段,当期亏损9281万元。
企业经营难免出现决策失误,但是,中钢在经营投资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并非偶然的经营决策失误,而是暴露出企业在经营策略、管理控制方面出现的系统性问题。
同时,作为央企出资人的国资委,理应及时对央企领导人的经营进行考核,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较正,从而避免更大的错误。
遗憾的是,中钢与山西中宇问题早在2008年就被媒体暴光,一直到2010年才有国家审计署进驻中钢展开调查,此时中钢已经积重难返。
这其中教训,值得其他央企与国资委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