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拟稳步转型 下调投资及出口目标
发布时间:2022-03-16 16:50:55来源:乾润钢球
广东省2012年的主要经济指标已经定调。广东省代省长朱小丹在广东省两会上发布了今年的几项主要经济预期目标:GDP增速8.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以及7.5%的进出口总额增速。
这两项经济指标的目标均低于上一年全国的增速目标。朱小丹解释,广东省正从规模扩张主导的经济高速增长期,转入结构调整和质量效益主导的经济平稳增长期。
此外,根据广东省财政厅厅长曾志权披露的《广东省2011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2年预算草案报告》,2012年广东省一般预算收入将达到6065亿,再加上2484亿的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整个财政盘子已经超过8500亿。
投资目标调低
8.5%的GDP增长目标定得并不高,根据广东省的“十二五”规划,广东“十二五”期间年均经济增长目标锁定在8%。就2011年的统计快报数据来看,广东生产总值已经超过53000亿元,增长10%,亦超过了上年“两会”确定的8.5%的增速目标。
广东省社科院宏观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成建三分析,除了寄望略微调低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以部分牺牲增长速度换取经济结构调整的空间外,广东经济增速低调定调的背后,还有着对复杂经济形势的预期。
朱小丹说:“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不确定性上升,国际市场陷入低迷,国内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然突出,经济面临较严重下行压力。”
“更为关键的是,政府手中可采取的措施已经不多。”成建三说,与2009年金融危机全面爆发时相比,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银根的紧缩和偿债高峰的到来,地方政府已经不可能再次采取投资拉动的策略。
可看到的是,广东今年的三驾马车中,投资的增速从往年惯常的16%下调至15%。成说,一般认为,广东的投资增速一旦下行到16%以下,会较为明显地拖低GDP的增速。
根据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广东今年将安排省重点项目280项,年度计划投资4000亿元,总投资28300亿元。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军说,今年要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加强政府投资对结构调整的引导作用。“农业农村、粤东西北地区、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等重点产业,保障房建设等社会民生领域是政府投资的三块重点。”他说。
值得关注的是,上述4000亿的重点项目年度投资中会有406亿左右投向轨道交通建设,包括早前因建设资金未及时到位而一度缓建的厦深高铁、贵广铁路以及南广铁路。
7.5%的贸易额增速目标也明显低于全国10%的进出口总额增速预期。据本报了解,近日的全国商务工作会议上,商务部已经将2012年的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目标锁定为10%。拆解下来,广东7.5%的贸易额增速对应的是7%的出口额增长目标和8.2%的进口额增长目标。
向民生倾斜
曾志权在广东“两会”上介绍,据财政快报,2011年广东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513.7亿元,全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2310.71亿元。预计2012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0%。
今年的预算草案仍然体现向民生倾斜的思路。广东省财政厅提供的《2012年广东全省支出预算表》显示,2012年广东全省支出预算中,1319亿元的教育预算最高。而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住房保障等民生项目支出预算分别为657亿元、477亿元、178亿元。
支出的第二大项是维系政权运转的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012年,广东各级政权大约需要865亿的资金来维持自身及相关领域的运营,占全省一般预算支出的比例接近12%。其中,广东省级政权维持运转需要207.37亿左右资金支持。
根据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广东省财政计划在年内投入446亿元办十件民生实事,包括扩大就业、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提高社保水平、开展价格惠民、优化城乡基本卫生服务、改善外来工生活条件……
广东省财政厅的预算草案报告还详尽分解了2012年省本级财政245.97亿元的教育投入的情况,这一投入比上年预算增长了17.64%。包括九年义务教育投入79.35亿元、29所高校生均综合定额经费47.38亿元以及困难学生资助等投入约18亿。
虽有大幅增长,但这一教育投入仍备受诟病。早在1993年,中央已经把教育投入应占GDP4%的目标写进了当时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并希望在2000年达到目标,不过直到2010年,这个数字还仅仅是3.87%,新版的《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发展纲要》中,又把4%这个目标最后期限定在了2012年。
广东省将这一目标重新做了解读,将“占财政总支出的25%”取代“占GDP的4%”,且时间点落在了2020年。按照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的解释,考虑到国税要上缴中央,但GDP全部留在地方,地方采用占GDP4%的计算方法并不现实。
实际上,按照广东2012年1319亿元的教育投入预算计算,这一数值也仅仅占全省财政总支出比重的18%,比上一年17.5%的比重略有上升,仍远远不到25%。换算成占GDP的比重更仅仅只有2.3%,仅有全国目标的一半左右。